中國日報網12月4日電(信蓮) 據澳大利亞媒體澳洲佳報道(潘寧),相比國際市場能源價格下滑的近憂,澳大利亞天然氣制造商有着更長遠的擔心——中國天然氣需求下降。
中國發改委最近下調了對未來天然氣需求的預測,引發了一連串波動。
瑞銀駐華能源團隊將2020年天然氣需求預測從每年3.3億噸下調到2.85億噸,下調幅度達到14%。
中石油則表示,202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降幅更爲顯著,預計將會降至每年2.38億噸。
中國發改委最近公布的氣候變化政策報告顯示,這一數字將爲每年2.77億噸,比六個月前的預測數字減少了15%。
與此同時,未來五年,全球天然氣供應將顯著擴張。
預計到2020年,澳大利亞的天然氣出口將從每年2300萬噸增加到每年8000萬噸。屆時,澳大利亞將超過卡塔爾成爲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
但是,美國的天然氣出口增長將更令人咂舌。根據澳大利亞資源與能源經濟局(BREE)上周發布的最新報告,未來五年,美國天然氣出口將從零猛增至每年近7000萬噸。
同時,俄羅斯與西歐的關系時好時壞意味着作爲天然氣大國的俄羅斯將把目光投向中國與亞洲市場。
到2025年,俄羅斯預計將向中國每年供應5000萬噸天然氣,比澳大利亞當前的出口量翻一番。
另外,此前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正在明顯減速。瑞銀的數字顯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計將從今年的7.3%降至明年的6.8%乃至後年的6.5%。
瑞銀分析師尼克·伯恩斯(Nik Burns)表示,澳大利亞天然氣制造商已籤署的合同—比如西北大陸架合資企業以及昆士蘭煤層氣業務—中期內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在現貨市場上收益將降低。
諮詢業巨頭麥肯錫公司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澳大利亞天然氣項目支出比美國、俄羅斯和東非的競爭者高出30%。
澳大利亞資源與能源經濟局預計,天然氣供應的快速增長將導致2018年後市場的進一步疲軟,日本的天然氣現貨價格將下滑25%以上。
這對已在天然氣前景上投入2000億澳元賭注的澳大利亞制造商而言,無疑是一大煩惱。
(原標題:中國天然氣需求降低引發澳行業憂慮)